作为广泛使用超过100年的老药,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而被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栓等病症。但在日常生活中,仍有很多人对阿司匹林的用法不了解,对注意事项存在认知误区,看似简单的一种药,使用起来其实大有学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这10个问题一定要知道!
1.40~70岁成人。
2.缺血风险增高:初始风险评估时ASCVD的10年预期风险≥10%,且经积极治疗干预后仍然有≥3个主要危险因素控制不佳或难于改变(如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同时还应该评估出血风险,并考虑患者的意愿。
3.ASCVD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7项:(1)高血压;(2)糖尿病;(3)血脂异常:总胆固醇≥6.2 mmol/L或LDL-C≥4.1 mmol/L或HDL-C<1.0 mmol/L;(4)吸烟;(5)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6)肥胖,体重指数(BMI)≥28 kg/m2;(7)冠状动脉钙化评分≥100或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狭窄(<50%)。
研究证实,无论是一级预防还是二级预防,小剂量阿司匹林(50~100 mg/d)的疗效和安全性最佳。超过上述剂量后,随剂量增加,其抗血小板作用并未完全增加,但不良反应反而增加,而剂量过小时,疗效不确定。因此,高危患者应长期坚持用药,二级预防人群通常需要终生抗栓治疗。
1.年龄>70岁或<40岁的人群:目前证据尚不足以做出推荐,需个体化评估。
2. 高出血风险人群:包括正在使用抗血小板、抗凝、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物等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胃肠道出血、消化道溃疡或其他部位出血病史,年龄>70岁,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病,慢性肾病4~5期,未根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未控制的高血压等。
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急性期稳定后的二级预防,包括:
1.具备中高危因素的一级预防人群(10年心血管病事件风险>10%)。
4.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通常12个月,取决于是否植入支架及种类)。
非肠溶剂型(平片或泡腾片):在胃内即溶解,吸收快,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适用于急性期首剂负荷,或者作为解热镇痛药物短期使用。
肠溶剂型:由于不在胃内酸性环境溶解,可降低对胃的直接刺激作用,但起效较平片慢。
肠溶缓释剂型:肠道内缓慢释放、缓慢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胃肠刺激,血药浓度更趋平稳,可进一步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
临床常用阿司匹林为肠溶或肠溶缓释剂型,外层有耐酸包衣,保护其通过胃内酸性环境不被溶解,到达小肠碱性环境后缓慢释放吸收,会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因此,肠溶剂型的阿司匹林应在餐前空腹服用。阿司匹林平片需要在饭后服用以降低不良反应并提高耐受性。
阿司匹林用于血栓性疾病预防和治疗,通常每日服用1次。对于是早上还是晚上服用,尚无定论,需要的是长期规律服用。
清晨血小板更活跃,心血管事件高发时段为6:00~12:00,肠溶或缓释阿司匹林口服后需3~4小时达到血药高峰,如每天上午服药不能对事件高发时段提供最佳保护,而睡前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更好地抑制清晨血小板功能。
体内每天有10%~15%的新生血小板,故需每天服用阿司匹林以保证新生血小板功能受到抑制。
因此,偶尔一次漏用阿司匹林,体内仅15%的血小板具有活性,对抗栓作用影响不大;但如果连续漏服将会导致血栓风险增加。
而且偶尔漏服用一次阿司匹林不会影响抗栓效果,不需要在下一次服药加倍剂量,过量服用会导致增加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
1.胃肠道损伤: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损伤,长期应用易致胃黏膜损伤,引起胃黏膜糜烂、溃疡及胃出血,但引起出血导致休克者少见,长期大便潜血阳性可致贫血。随着预防性质子泵抑制剂使用增加,有效减少了上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下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相对增加。
2.出血:包括皮肤紫癜、瘀斑、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生殖系统出血,严重者可出现颅内出血。
3.过敏:特征表现为支气管痉挛、急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鼻炎,过敏严重者甚至出现休克,某些哮喘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会诱发哮喘。
4.肾损伤:与阿司匹林剂量过大有关,可发生药物性肾病。
首先应评估联合抗凝治疗的必要性,阿司匹林联合抗凝治疗可增加出血不良反应,用药期间应该将阿司匹林和抗凝药物调整到最低有效剂量。如与华法林联合时,INR控制在2.0~2.5;阿司匹林的剂量不要超过100 mg/d。
同时应注意预防和监测出血不良反应,胃肠道出血高危人群可预防性给予抑酸药物,治疗期间严密监测出血,观察有无黑便,定期复查血常规和便常规。
参考文献:
1. 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康复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询证医学专业委员会. 阿司匹林抗栓治疗临床手册.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5;14(12):908-917.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脏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心脏专业委员会, 等.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0;48(12):1000-1038.
声明:本文转载于<全科学苑>,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违规,请立即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