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分享】案例课第一期:合并硬膜骨化的颈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术
硬膜骨化其实是胸腰椎黄韧带骨化手术的一个难题,黄韧带骨化在东亚国家最为常见,多发生于胸椎,导致椎管狭窄。治疗椎管狭窄最好的方式就是手术,但硬膜骨化会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如脑脊液渗漏、神经损伤等。那该采取怎样的治疗措施能有效应对硬膜骨化?
一、病例展示
病人信息
硬膜骨化的影像学特点
初步诊断
鉴别诊断
二、手术方式的选择
前路手术
后路手术
三、颈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术
颈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术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Smith和Robinson(1955年),以及Cloward(1958年)首次报道了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
1992年BAK-cage椎间融合器首次应用于颈椎手术;
2008年Zero-P颈前路椎间融合系统开始应用于临床;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钢板螺钉内固定ACDF(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逐渐成为前路治疗颈椎病的金标准。
颈椎融合的定义和目的
四、术前准备及体位
术前准备
完善各项检查: 心电图、腹部B超、胸片、心脏彩超、肺功能等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特殊感染(肝炎、梅毒、艾滋等)相关项目
血压控制、血糖控制以及患者术前心理准备
神经内科会诊,排除多发性硬化症等需鉴别疾病
颈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术体位
五、颈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术的操作步骤
Step1:切口选择
Step2:入路解剖
Step3:颈椎椎体前方显露
Step4:椎体定位
Step5:撑开椎体
Step6:尖刀片切开前纵韧带及纤维环浅层
Step7:切除后纵韧带及椎体上下缘骨赘
六、颈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患者术后随访
颈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术后处理
颈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颈前路手术总发生率约为0.35%
在合并硬膜囊骨化者发生率为30%-80%,后纵韧带与硬膜囊之间界限不清,不易分离,极易导致脑脊液漏发生
发生率<1%,主要为脊髓或神经根损伤或刺激表现
术中体位、减压过程中震动、手术器械对脊髓的直接损伤;减压后脊髓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血肿及减压不彻底等延迟损伤,都可能加重脊髓损伤
1、对肢体肌力减退者行甲基强地松龙冲击治疗,必要时再次手术探查
2、对于术中有脊髓损伤风险,可使用术中唤醒试验和神经电生理监测,以便于术中随时了解脊髓功能情况,进行紧急处置。
七、总结及经验
总的来说,对于合并硬膜骨化的颈椎疾病,若要进行颈前路手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术前影像学检查要充分,明确致压物性质,是椎间盘还是骨化物
2、手术中减压充分是获得良好疗效的保障和基础
3、对于颈椎OPLL合并硬膜骨化者并非前路手术的绝对禁忌症,前路直接切除骨化物是最直接的减压,骨化的硬膜如果能够与骨化的后纵韧带分开可以保留不影响疗效,如果无法分离可以直接切除
4、利用后纵韧带钩钩起后纵韧带创造韧带硬脊膜间“安全减压间隙”,可有效地分离韧带与硬脊膜的粘连,避免对脊髓的骚扰,减少硬脊膜破损及脊髓损伤
5、出现脑脊液漏采用术中封堵,术后引流、加压包扎、和预防感染疗可有效控制脑脊液漏。
许国华
主任医师,教授
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国际脊髓学会中国脊髓损伤学会青年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委员会 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非融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肢体伤残委员会脊柱脊髓损伤康复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脊柱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微创学组委员、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材料学会委员、中国纳米生物医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骨植入材料与器械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局解手术学杂志》编委、《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执行编委、《脊柱外科杂志》特邀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