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巩固一生,赢战骨折”。这个主题其实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因为我们总是局限地将抗骨质疏松视作中老年之后才应该做的事,其实这件事贯穿我们的一生,下面我们来看看。
人的骨量减少与年龄和性别密切相关,青春期是骨量快速增长的时期,到30岁左右达到峰值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缓慢下降,女性在绝经后有一个快速下降期[1]。因此在快速增长期和女性绝经前后应该适当干预骨量变化。
胎儿时期—妈妈最重要
胎儿期是人体骨骼发育的最重要时期,容易受遗传基因、环境和营养、孕妇疾病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并可持续影响人体骨骼健康。胎儿骨骼生长发育主要依靠母亲。胎儿骨骼生长发育从孕妇体内获得钙和磷,受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等调节。在此期间,母亲骨量是下降的,但肠道钙和骨钙动员均增加,保证胎儿钙的供给,因此胎儿时期母亲的作用至关重要,当然如果孕妇身体较差或合并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影响胎儿,比如孕妇吸烟会影响胎儿骨量。
青春期—锻炼很重要
青春期骨骼快速增长,增加大约45%,在青春期骨量已经达到峰值骨量的90%。儿童青少年时期获得的骨量对人体一身骨骼健康非常重要,如果骨量不足,除了容易发生青少年骨折外,成年后骨质疏松风险也大大增加。因此“骨质疏松起病于儿童,表现于老年”!
因此青春期儿童除了要维持均衡饮食,摄入足量的钙和维生素D外,足够的运动是非常必要的。我国《运动防治骨质疏松专家共识》对青少年骨骼健康运动方案推荐见表1[2],可供参考。
表1 青少年骨骼健康运动方
成年期—生活方式很重要
女性28岁之前,男性32岁之前,骨量处于增长期,随后7-8年处于峰值年龄段。这个时候需要注意生活方式、后天营养、运动、光照、饮食等都可以影响。合并疾病对骨量也有影响,比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类风湿关节炎等。不良生活嗜好如吸烟、酗酒等对骨量也有负面影响。我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营养和运动管理专家共识》里对膳食的推荐见下图[3]:
此外,保证足够的日照时间也非常关键,皮肤日光曝露是人类天然预备的最有效维生素D来源,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维生素D来源。应该提倡非剧烈日光的规则曝露,合适的日光曝露可以产生足够的维生素D3,一日之中,上午11点到下午3点之间,紫外线强度较高。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每周两次曝露双上肢和双下肢于日光下5-30 分钟(取决于多因素),通常可以获得足够维生素D。日光照射皮肤合成维生素D 量受多因素影响,如曝露时间、曝露时间长短和面积、季节、纬度、年龄、性别、皮肤颜色等。
中年期—及早干预风险很重要
女性绝经期第一个10年骨丢失最严重,尤其是绝经后头3-5年骨量丢失最厉害,因此强烈建议绝经后进行骨质疏松的评估,同时采用各种评分提示是否存在高骨折风险[4]。
OSTA指数=[体质量(kg)-年龄]×0.2,结果>-1低风险;如果在-1到-0.4之间,中度风险,如果是<-0.4,是高度风险。
这个流程图的核心在于应当认识到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
一旦明确诊断后,建议启动干预措施,基础措施包括补充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钙摄入量保持在1000mg/天(包括饮食和药物),维生素D摄入量在1000-2000U/天,以保持25羟基维生素D水平≥30ug/l。此外应避免吸烟,其推荐的运动预防方案见表2。
表2 中年女性绝经性骨质疏松运动预防方案
老年期—预防骨折很重要
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无可避免,而骨质疏松性骨折危害巨大,是老年人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以髋关节骨折为例,从下图[5]可以明确看出。
因此必须对老年人的骨质疏松重点关注,干预措施方面除了之前提到的生活方式调节和适当运动外,合理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也很关键。常用的骨质疏松药物见表3。
表3 常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介绍
预防跌倒的发生也是老年患者必须重点关注的一项内容,避免处于光线昏暗、路面湿滑、有障碍物的地方,穿着低跟鞋以得到良好支撑行走;行走时注意凸凹不平的地面、人行道、地板及脚下的宠物;注意正在服用的药物(如安眠药、抗癫痫药物及治疗精神疾病药物)有无不良反应,注意体育锻炼,增加肌肉力量和平衡训练,有助于减少行走时跌倒的可能。
总之,“巩固一生,赢战骨折”,关注整个生命周期的骨保护对骨与关节的健康保持至关重要,我们应该保持合理的生活方式,才能有健康美好的人生。
声明:本文来源风湿免疫界,仅为交流学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望大家理性判断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