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又称为高血压病,高血压中90%以上为原发性高血压。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而言,大部分患者需药物治疗才能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目前降压方案具有多种选择,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中重度高血压患者,通常需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降压方能使血压达标,但具体如何选择降压方案,尚有争议。
有多项研究表明单片复方制剂(single-pill combination, SPC)能提高血压控制率和患者依从性,是联合降压方案的优先选择。
新型SPC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组合在同一片药丸中制成的复方片剂,可通过不同降压机制的相互协同作用,使用最低剂量达到降压效果,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①《2019年日本高血压管理指南》:
为避免导致血压过度下降,最初应给予单一药物或两种药物联合用药,在剂量固定后,应用固定剂量联合用药。
②《ISH2020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
推荐起始治疗选用两种低剂量药物联合,理想方案为SPC,若无法提供SPC或不能负担则选自由组合。
③《2020年加拿大成人和儿童高血压预防、诊断、风险评估和治疗指南》:
(1)对于成人舒张期高血压伴或不伴收缩期高血压的患者,初始治疗应采用单药治疗或SPC;
(2)应考虑使用SPC提高疗效、有效率和耐受性。
④《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
SBP≥160 mm Hg和/或DBP≥100 mm Hg, 推荐两种药物联用,首选相应的SPC。
⑤《2021年WHO成人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
对于需药物治疗的成人高血压患者,建议使用联合治疗,尤其是SPC作为起始治疗。
⑥《2021ESC心血管疾病预防临床实践指南》:
(1)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起始治疗首选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尤其是SPC,但对虚弱的老年患者和低危的高血压1级患者除外;
(2)对于两种药物联合仍不能控制血压的,应选用三种药物联合,最好选用SPC。
⑦《2022年中国台湾高血压管理指南》:
(1)对高于目标值(低危患者SBP/DBP为140/90 mm Hg, 中高危患者SBP/DBP为130/80 mm Hg)≥20/10 mm Hg的患者进行起始联合治疗,最好是SPC;
(2)对高于目标值但<20/10 mm Hg的患者可考虑将SPC作为起始降压治疗(虚弱的患者服用半片)。
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ACEI)和利尿剂是经典的一线抗高血压药,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的产生和抑制缓激肽的降解,促进具有扩张血管作用的前列腺素释放,从而起到降压作用,但由于醛固酮分泌减少,会增加高钾血症发生的风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干咳。利尿剂通常是噻嗪类利尿剂,通过减少细胞外液容量来降低血压,二者联用降低了电解质紊乱发生的风险,并且对靶器官的保护有一定作用。
②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 ARB)通过抑制AngⅡ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结合,阻断了AngⅡ对血管的收缩作用,使血管舒张,并能降低心脏负荷,逆转肥大的心肌细胞,从而起到降压的作用,且不良反应较ACEI少,与利尿剂合用,可用于治疗合并有慢性心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以及难治性高血压的患者。
③钙通道阻滞剂+ACEI或ARB
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 CCB)类药物是小阻力动脉的血管扩张剂,通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平均血压,增加心输出量,起到降压作用,一般分为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药物,与ACEI或ARB类药物组合能起到更好的降压作用,可用于治疗合并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及冠心病等的患者。
④ACEI/ARB+CCB+利尿剂
对于通过单药或双药治疗无法达到血压控制的患者,尤其是重度高血压和难治性高血压的患者,一般需三种或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方能达标,药物种类及数量的增多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导致依从性降低,不利于血压的控制,三联固定剂量组合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此类药物以ACEI或ARB与CCB、利尿剂组合较为常见,ARB类药物抑制AngⅡ受体介导的血管收缩和水钠潴留,CCB抑制钙离子跨膜流入血管平滑肌和心肌,利尿剂减少血管内容量,三种药物组合能减少相应的副作用。
临床大部分患者是2级及以上高血压,通常需要两种及以上的降压药控制,单药治疗的降压机制单一,而SPC是由两种及以上不同降压机制的药物组成,增加了作用靶点,其降压效果比单药治疗更胜一筹。除此之外,SPC还可减少治疗惰性,改善用药依从性,从多方面提高血压达标率和缩短达标时间。
①提高患者依从性
患者的依从性是影响治疗方案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治疗依从性不佳是我国高血压患者达标率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高血压治疗方案中服药片数的增加,患者的依从性逐渐下降。SPC可通过减少服药的数量和次数来改善依从性,多项回顾性研究显示,患者使用SPC的依从性明显高于自由联合用药。
②提高降压治疗的达标率
美国一项调查发现,2001-2009年血压达标率和SPC处方率呈正相关,SPC的使用是血压控制率大大提高的原因之一。SPC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已得到验证,能够提高血压的达标率,且使血压在更早期达到目标值。
③保护靶器官,降低并发症风险
回顾性分析发现,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剂/噻嗪类利尿剂SPC治疗组与自由联合组相比,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显著减少(HR=0.85,95%CI:0.74~0.97,P<0.05),心力衰竭住院和开始透析的发生率更低。SPC能够更好地保护靶器官,降低并发症风险。
④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耐受性
药物联合治疗方案通常是以2种及以上降压药物的中低剂量组合,避免增大单药的用量,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通过将特定类别的降压药物组合在一起,也可使某些不良反应抵消。
⑤经济学效益
SPC一般有更好的价值-效应关系。SPC可能减少了包装、分销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支出而降低成本,还可以减少门诊随访次数、并发症发生及导致的入院,从而节省医疗开支,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
⑥单片复方降压制剂的不足
一方面,SPC的剂量与配比固定,导致调整方案时的灵活性欠佳,难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剂量或更换药品种类,使用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医师在开具SPC时需更加注意处方的合理性,避免在联用多种药物时重复用药,造成单药剂量过大而发生危险。另外,SPC的种类较多,有些名称、包装与单药或其他类型的SPC相近,应特别引起患者的注意。
小结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使用联合降压治疗,一般高血压会合并其他慢性并发症,服药种类及数量较多,会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导致患者依从性降低,是血压控制不达标的主要原因。而SPC的出现,每日1次给药,简化了药物治疗方案,提高了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降低了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SPC目前被多个国家指南推荐使用,是治疗高血压的一个新的趋势,而中国的高血压患病率高,控制率低,可能与SPC在降压方案中的使用比例不高有关,因此提高SPC在降压方案中的占比,将会明显改善中国的高血压控制率。
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作者陶宇,仅用于学习交流,转载需授权。